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球本科排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全球本科排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类简史》
最近读了几本好书:《人类简史》《激荡三十年》《美的历程》《肖申克的救赎》《金蔷薇》《散文谈艺录》……好书太多太多了。如果只能介绍一本,就说最近读的《人类简史》吧。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疫情期间他又出版新作《冠状***之后的世界》,探讨了疫情结束之后世界向何处去,发人深省,这也是我介绍此书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从哪里来,人类从哪里来,我们要向那里去……很多很多书在解读这个答案。哲学的、历史的、文艺的等等,但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的答案颠覆先前的认知。他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发展历史中为我梳理出来不同的观点。其中之一,智人不过是农业革命副产物,是我们训化农作物,还是农业生产让我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人类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吗?未必!
人类讲故事的能力,也就是想像的能力虚构了国家、宗教、企业等等,这样才能让人进行群体协作,彼此连接,形成了社会、族群、部落,从而发展成为民族国家。这一切不过是我们想象力之下的虚构。有人想要王权,藉此统治人类、甚至地球;大多数普通人不过是想要衣食无忧的平凡生活,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
科技革命似乎可以使我们变成神。10万年前我们和一只萤火虫、猩猩、水母一样在地球上微不足道。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上天入地,日行千里,遨游太空的飞船甚至能把我们的信息传递到***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这时的我们拥有神一般的力量,但不知道自己该往那里去,似乎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这时的我们,对周围的动物和生态系统不负责任、贪得无厌,为所欲为。神的力量让我们走向无尽的欲望和贪婪的深渊,这恐怕是我们人类目前最大的危险。
这次疫情全球爆发给人类以警醒。作者也推出新作《冠状***之后的世界》。谈到了疫情结束之后,世界向何处去,表示了对目前各国在疫情之下没有统一的行动计划、各自为战的担忧。
是时候想一想我们要向哪里去了。我们从动物走到智人,似乎只要在再跨越一步,就能变成长生不死的神,也能拥有创造一切和毁灭一切的神力。可是,此时此刻,我们却迷失了方向。如果那样,我们创造的一切,也将毁灭于我们自己的手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我眼里的好书过去的有四大名著,现代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实《白鹿原》,贾平凹《浮躁》、《废都》,梁晓声《雪城》、《今夜有暴风雪》。
另外如果说好的杂志有文学杂志《当代》、巜十月》、《收获》、《大家》;还有《小说选刊》、《中篇***选刊》、《***界》等。
有了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已筑起了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到㡳读什么样的书好呢?
(1)首先是读文学名著,因为:"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
譬如:读中国的"四大名著",既可从历史的沉淀中,体悟社会发展的规律,个人成功秘诀;还会学习一些生活常识、处世哲学,军事谋略等等。譬如:读一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传承的作品:"《论语》、《孟子》、《大学》等。如果读不懂原著,可读正版的批注诠释的版本。
现代名著也有很多优秀的: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等人的名作;以及当代最著名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红旗谱》等。
(2)外国的名著诸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悲残世界》、《巴黎圣母院》以及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3)文学名著是前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瑰宝,悠闲时看一些名著,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和眼光。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时下的刊物,我经常读的有:〈作家文摘〉、〈新华文摘〉,偶尔也读读孙辈带回家的《读者》、《意林》等。因为年纪大了,怕跟不上时代,也经常读《中国青年报》,间接地体会一下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如果想了解人生要义,可读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如果想了解上个世纪的历史纵深画卷,可读***实《白鹿原》,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贾平凹《浮躁》、《废都》,梁晓声《雪城》、《今夜有暴风雪》;如果想了解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可读《飘》;如果想读先锋***,可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卡夫卡的《城堡》,还有乔伊思的作品。
如果读文学杂志,可选《当代》、巜十月》、《收获》、《大家》、《作品》;如果想读***杂志,可选《***选刊》、《中篇***选刊》、《***界》。
如果想读美文,可选择《读者》;如果想读诗歌,可选择《星星诗刊》。
给你找了几种介绍读书的报纸和杂志。
报纸:《文汇读书周报》
〈中华读书报〉。
杂志:从浅显——高深。
1。《中外书摘》
2。《博览群书》
3。〈万象〉
4。《书屋》
5。《读书》(中国知识分子最推崇的杂志)。
早稻田、庆应义塾大学在日本的大学中被誉为“私立双壁”。是私立大学中最好的两所,在中国大多只知道早稻田大学,因为他出过几个名人。但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更“值钱”,因为最大面值日币的头像就是庆大的创始人。日本人很讲传承,之所以万元大钞的头像不便是因为,日本的财务大臣一直都是庆大的毕业生有关。所以在日本人的心理庆大的分量在私立大学中是不可逾越的。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更好的***一定是掌握在公立以上的学校中,私立从师资力量到生源都不及公立以上高校,但是这几年新起的私立大学——西湖大学,办的是有声有色,如果从生源与科研成果看,我认为对比日本的私立双壁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毕竟生源上都是优中选优的,而且立足于研究型,主要也是做博士培养,而日本的私立大学就是普通大学,除了学费比国立贵,其他与国公立没什么区别。
日本私立前二是早稻田和庆应,但日本最好的高校还是公立学校。
前二是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随后有大阪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然后才轮到庆应和早稻田。早稻田大概在日本排在第十前后,世界排名200左右,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哈工大。
在部分中国人的心中,早稻田吊打清北,印度理工也是如此。在日本人的心中早稻田大概相当于国内的普通211高校。
谢邀!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日本与中国不同,私立大学占到全部大学的30%左右,而且有许多历史悠久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而中国20多年前基本上没有私立大学,私立大学只是近20年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说目前中国还没有一所私立大学可以与早稻田大学相提并论,无论是办学条件、规模、专业设置和知名度,还是教学质量、学校历史都不在一个档次。
综上,目前中国尚未出现能媲美早稻田大学的大学。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私立大学里面比较好的大学了,当然还有其他私立大学也很有名气,但在海外,早稻田还是要名声大一些,具体和国内比较,这个真不好比,纯私立大学和国内顶尖大学比较,这也不公平,但教学水平而言,早稻田不输国内的大学。只是学费比较贵
日本的大学以私立大学居多,除此之外有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地方大学。国立大学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大学、金泽大学和北海道大学以及东京工业大学等,前六所大学是战前的帝国大学。私立大学有名的很多,其中有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早稻田大学历史悠久,其建立于1881年,距今已近140年了,创办人为明治首相大隈重信,早稻田大学的大礼堂就是为纪念大隈重信而命名为大隈讲堂的。我国的李大钊、陈独秀、彭拜、廖仲恺、廖承志等早年都曾在早稻田大学留过学。十多年前******访问日本,还专程去早稻田大学,在大隈讲堂发表了演讲。由此可见早稻田大学在日本的地位。由于中国没有私立大学,所以很难拿来同国内哪一所大学相比。或许可以说其在文理科方面不亚于北大、清华之外的任何一所大学。
中国的文盲率够低的了。如果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文盲率可能会吓你一跳。
可能有些人会质疑我的看法。当然本来这个世界任何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观点。下面给大家看几组数据(是美国人自己的数据,可不是我编的哈下面的图片是美国自己出版的证据哈):
这些美国成年人读不懂报纸头版
父母文化水平低的[_a***_]有72%是最低的阅读水平。这些孩子更容易成绩不好,表现出的行为是,缺勤率高,留级或辍学。----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
美国兰德报告:评估矫正教育的有效性 据说低识字率与每年超过2300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费用有关,因为几乎一半的美国人阅读能力无法理解所提供的健康信息。
3200万美国成年人是“功能性文盲”...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一些博客文章中,我们提到了美国有3200万(七分之一)成年人被认为是“功能性文盲”的统计数据该定义来自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一个人具备功能性识字能力,可以从事所有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识字才能使他的团体和社区有效运作,而他需要能够利用阅读、写作和计算为自己和社区的发展服务。” 这是最为基本的非文盲所能够做的基本要求。
不得不说一句,我大中国还是挺牛的!70多年教育成绩斐然,中国已经渐渐从文盲大国慢慢发展成教育强国,当然“致富奔小康”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想达到“小康”还得继续努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教育的普及。数据显示,建国至今,中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为21836万人,这一数据不仅意味着中国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素质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
文盲数一直呈极速下降趋势,这是我们中国大力发展教育,科教兴国的成果!
要知道建国1949年的时候,全国5.4亿人口,文盲比例在80%,之后因为国家一直重视教育先行,在2003年时,全国人口文盲比例下降至9.08%,但文盲的绝对数在8507万人,到了2015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中国的文盲率已降低至3.6%。
而最新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现在总人口共14.1178亿,文盲比例降至2.67%。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文盲比例即便降至2.67%,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大约有3775万,这个数字还是挺庞大的!但中国的扫盲进度,以及目前文盲率水平还是可以排进世界前列的!
中国文盲率为2.67%,在全世界也属于领先水平,虽然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点点距离,但是这个距离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新中国的时候,我国文盲率为80%,很多老百姓自己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那时候开展了很多次的扫盲运动,尤其是1956年3月29日公布的《扫除文盲的决定》另文盲率快速降低。
那时候车间工厂或者是田间地头,很多人都在学习,毕竟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会和贫穷,愚昧,无知等词汇挂钩。
右上角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要想知道文盲率,就要知道什么是文盲。世界各国对于文盲是有不同定义的,有的国家是以全部人口测定来确定文盲,有的国家是限定的年龄段来确定文盲率。
我国起初是认为15岁到50岁的人为应该扫盲的人群,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起来以后,这个规定就有点不够了,多数国家又认为只会读不会写就是文盲。
我国是规定认识500字但没有达到扫盲标准的人,定义为半文盲。
目前对于全球各国文盲率的排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所以到底我国的文盲率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也不好判断。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文盲率下降到2.67%,这个文盲率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反过来,我国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可以处于全球前列的位置。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我们跟发达国家的文盲率以及跟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文盲未来对比一下。
我们先来看一下全球文盲率最高的10个国家。
目前全球文盲率最高的10多个国家分别是,尼日尔(文盲率84.3%)、布基纳法索(文盲率77%)、塞拉利昂(文盲率为63.7%)、阿富汗(文盲率为63.7%),冈比亚(文盲率为63.6%)、几内亚比绍(文盲率为63.23%),塞内加尔(文盲率为62.7%),贝宁(文盲率为62.5%),埃塞俄比亚(文盲率为61.3%)、毛里塔尼亚(文盲率60.1%),这些国家的文盲率都达到60%以上,相当于全国人口当中有超过60%的人不识字。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中国跟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文盲率情况。
目前人口总量和经济最接近中国的发展中国家有印度,巴西,俄罗斯,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国家的文盲率情况。
首先我就怀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就和工资调查一样,你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文盲呢?本来国家以前就是倡导而且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只要能赶上上学年龄的人,都应该会识文断字才对,要还是文盲,是他的原因还是***的原因?没上过学的也不一定算是文盲啊?你要非把那些没赶上上学或者痴傻的都算上,也算你是个人才。。。。。。
对于国外的评价只能参考,因为很多评估机构有商业目的。不过南京大学确实有过人之处,在1980年代南京大学发表的论文数始终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一。南大的地球物理专业堪称国内一流。还有一点南大对于污点教师绝不庇护,对于学术***零容忍,这点确实值得国内所有的高校学习,包括北大。
每一次看到大学排名榜,就会纳闷,这些排名的标准是什么。因为每一所学校,在不同的软件或网站,排名是不一样的。
这次南京大学[自然指数]超越清华北大,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世界第七,可喜可贺。为那些在科研和学术研究上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学生们点赞。
每所高校在科研上的成绩,会是衡量这个学校的重要的标准。我曾经在大学我们学院的通告栏上,看到了老师们发表论文的排名和每个人得到的物质奖励。
我当时浅薄地想,写论文还可以得钱,真好。等我当了老师以后,每一年都有科研任务量,才知道,这是有利有弊。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想着提高教学能力,还要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前沿的学术信息。这促进老师们不断地提升自己。
不好的地方是,比如我们英语科,要发表好的期刊,要有创新,真的很费劲。
南京大学从学术方面,超越了清华北大,也给了其他学校一些信心。只要某一方面做得好,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报考。
您觉得呢?欢迎留言探讨。
日前,国际顶级科研期刊《自然》杂志出版方公布了自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大学/机构排名的最新自然指数,南京大学在榜单中位列内地第一,全球第七!
根据最新的“自然指数”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科研机构排名中,位居第一的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名列第二,第三名是麻省理工大学,第四名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第五,第六名是东京大学,第七名是南京大学,第八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第九,第十名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中国内地有三名高校进入世界前十,分别是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7、南京大学
8、清华大学
9、北京大学
13、中国科学院大学
20、浙江大学
26、复旦大学
37、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本来就很牛,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历史上国立中央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北大组成)、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就为民国四大名校。50年代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又为院系调整五大旗舰母校。上述这些大学除清华、北大外,在没有国家特殊政策下,靠自强不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值得敬佩!为南大点赞!力挺南大!南大名至实归!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国庆期间,自然指数更新了其排名,给出了2019年度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在2018.7.1到2019.6.30的数据(发表在自然认定的全球82种顶级期刊)。南京大学在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中,高居全球第七,大陆第一,超越清华北大,清北分列全球第八和第九,紧随南大,如何看待呢?
要想进行科学的评价,首先需要回答什么是自然指数排名,排名依据是什么!自然指数(Nature Index)选定部分全球顶级期刊(2014年11月开始选定68种,2018年6月改为82种 ),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期刊主要包括综合性期刊5本,生物学24本,医学11本,工程技术7本,化学10本,环境科学5本,物理学10本,地学和天文学10本。运用这个数据库,可以根据各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进行排名和期刊索引。自然指数有三个排名,分别是基于论文数(AC)、分数式计量(FC)和加权分数式计量(WFC)的排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论文计数 (article count/AC) – 文章每位作者所在单位获得1个AC分值,不管该作者是第几作者。
分数式计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虑的是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例如,一篇论文有十个作者,那每位作者的FC得分为0.1。如果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那其个人FC分值将在这些工作单位中再进行平均分配。
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 因为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的论文过多,将发表在该方向四种期刊上的论文权重调整为其他论文的1/5
通过自然指数选择的期刊可以看出,自然指数排名侧重医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物理、地学和天文、工程,都是偏自然科学,尤其是偏基础科学,南京大学的理学实力强,所以在排名中优势较大,另一所理学实力强的中科大排名同样不错,因为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都是它们的强项,基于FC的大陆高校前20名如下:南大第一,清北2、3,中科大第四,国科大第五,国科大夺得过多次第一,毕竟,它的规模一般机构比不了!清北华五全部进入前十,看来,不管是基于什么指标的排名,Your father‘s old brother is still your father’s old brother!清华、浙大、上交不是说好的工科强校吗,它们怎么照样前十!
有两所学校表现不错,一所是南开,一所是苏大,南开是曾经的清北复开之一,国内知名度巨高,不过近些年有些颓势,不管是国内的综合排名还是录取分数排名,有小步下滑趋势,差不错15名左右,从今年的录取分数排名看,已经在航开济的最后,有被北航和同济拉开的趋势,自然指数排名说明南开在基础研究方面实力仍在!还有一所就是苏大,近些年发展迅速,也是叶秋最看好的三所地方高校之一,另外两所是上海大学和郑州大学。苏大这次自然指数拍给大陆13,十分亮眼,其实,苏大的Qs排名和US NEWS排名同样不错,苏大整体实力所内前40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南大自然指数排名高居大陆第一,说明了南大在相关学科方面的实力,南大,曾经国内高校的王者,经过多次拆分后,实力大受影响,近些年也有人指出南大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当然也有人说那是专门黑南大的,不过,南大现在在华五中排名靠后却是不争的事实,此次自然指数排名南大表现亮眼,说明学校在基础科学方面实力雄厚,而基础科学对一个国家的意义不用多说,希望南大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球本科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球本科排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haihh.com/post/1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