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澳洲留学 > 正文

校内招生,校内招生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校内招生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校内招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大学招收研究生都想要自己本校学生?本学校学生质量真的会比其他学校高吗?

现在高校教育界存在着一条歧视生态链。

一类校:985211高校。

校内招生,校内招生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类校:位居985,211之下,省市属高校,多以“**大学”命名。

三类校:位居普通大学之下,一般以“**学院”命名,公立校,事业单位性质。

四类校:三本院校,民营企业办学模式,学费高,分数线低。

校内招生,校内招生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样一套生态链中,一类校看不起二类校,二类校看不起三类校,三类看不起四类。这属于高校外部歧视链条。

各级生态链中,还有歧视,排名靠前的看不起排名靠后的,一线城市的高校看不起二线三线的城市。

在高校内部,每个层级也有自己的歧视生态链:一本专业看不起二本专业;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看不起非重点学科;热门学科看不起冷门学科。

校内招生,校内招生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知道题目中的说法是否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这样的说法似乎并没有太合理的依据。先说一个今年刚刚结束的考研例子。今年有三位同学报考的本校(985高校)的研究生,另外有一位报考的外校。本校的三位,一位进了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但在提前联系好了导师的情况下,因复试表现不好,没被录取;另外两位都没进入志愿专业的复试,三位同学同时申请调剂,结果仍然只有一位同学被录取;而报外校的同学也选择了调剂到同一专业(本校接受调剂的只有该专业),顺利被录取。同时录取的还有很多来自外校(非985高校)的同学。

所以招收研究生都想要本校的学生这并不一定是事实。但之所以有这样的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考本校研究生的同学相对较多,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考本校在复习备考,联系导师,获取信息等各方面都要方便得多,专业课也相对熟悉,考取的难度相对较低;其次,毕竟是自己培养的学生,学校为了帮助同学解决出路问题,也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率等,同等情况下有可能会优先录取本校的学生。

但实际上,考研毕竟是一个综合考察,选取的也是适合做科研,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综合起来说,来自985,211高校的学生有更好的平台,更优秀的师资,更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体水平会高于普通学校,如果本校是985高校,考研时本校学生录取人数相对较多并不意外,但这也是源于择优录取的基础之上;如果本校是普通院校,会非常欢迎层次更高的学校的学生;就去今年广州某高校,调剂到该校的985,211高校直接奖励现金3万元。

即便在985高校里,也有学习不好,基础不扎实的同学,985考研的同学,本就是除了申请出国和保研的那一部分同学,学科知识相对较薄弱,在考研时往往准备还不如普通院校的同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淘汰并不意外,学校选择研究生也要为将来的学科发展负责,导师也不会因为是本校的同学就优先录取,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是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并非为了本校学生兜底。所以题目中的说法,个人并不赞同。

一般来说,有这种想法的大学,以一些比较好的名牌大学为主,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正常在考研的时候,很多人第一想法,肯定是要报考一个比原来学校稍微好点的大学来读研,这是人之常情。于是,我们才会经常看到,考研的主力军大部分是普通院校的学校偏多,211或者985大学的学生,想读研的基本上会选择保送这条路。

于是,现状就变成了:大学招收到的研究生,很多是来自比这所大学实力要差些的学生,比这所大学实力强的学生,一般会报考更好的大学,毕竟人往高处走。

第二,就是由于有第一种情况的出现,所以从招生单位的角度出发,大学既然很难招到比自己学校更好的学生,那自然就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本校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留下来读研,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本校学生本科阶段学习课程,培养计划都是院系自行制定,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自己有把握,而且情况更加熟悉,从本科转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更顺畅自然,不存在专业课程上的断档。

二是,一般来说,高考要比考研难度要大一些,好大学与普通大学在本科生源上,学习氛围上,培养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差距,从招生单位的角度出发,自然更加倾向于招收自己学校的学生来读研。

三是每个学校在毕业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学校的学生就业率问题,能够将自己的本科生直接变成研究生,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科生的就业率。

所以,站在学校招生的角度上,喜欢自己的学生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疼,这并没有什么错。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校内招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校内招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