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研究生选学校怎么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研究生选学校怎么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你以后想在大城市发展,喜欢的城市发展,那你可以选个你喜欢大城市的学校,这样你不仅可以在这个城市完成学业,同时也可以利用在校的几年了解这个城市方方面面,积累你想积累的人脉,为以后更好的在这个城市就业及生活打好基础。
如果你想继续考博等,想继续在这个专业这个领域有更好更深的发展,那你可以选个在这个专业领域数一数二的院校,在好的院校接受教育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学习氛围,学习器材,学习交流的平台及机会等会更好/更多。
我个人看法,先城市,再专业,最后学校
首先考研是跳板,参加考研的学子肯定目标都是跟上一个层次的,不至于在二本和985纠结吧。那为什么说先考虑城市呢,我认为一线城市的机会还是更多,而且在一个城市学习二三年,对自己见识,甚至对自己气质上有帮助?(也许哈)
然后我认为专业重要是在于你想在专业上继续学习的,而不是刷学历。这需要比较该校的这个专业的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等等,研究生期间跟对老师狠重要。
最后是学校,但也一定是提到改专业,这个学校排得上名的程度。
考研人对于选择院校都有一个纠结的过程,不过。可以根据以下参考点进行选择:
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上报考院校的***去查,看一下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一般来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报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比如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一定要去看招生人数,因为他们有推免生占很大一部分,所以在报名的时候一定去查一查今年甚至往前3年的招生人数***和具体的招生人数。
02.报考的人数
报考的人数就更重要了,看一下每年的报考人数从而判断出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再估计一下自身的实力,从而选择是否报考这所学校。不过这个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每年学校的招生计划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从前几年的数据就可以预测今年的一个大概。
复试比例也是一定要看的,有的学校1:1.5,就是在复试的时候可能15个人都已经通过了学校的基本要求,但是学校还是要从这15个人中选出10个人来。一些名校的复试比例可能会更高,所以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也要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竞争力。
04.推免人数
推免人数一般在招生***人数的表里会写到,对于相对普通一点的学校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推免到这的同学人家也不能来,宁愿通过考试考一所更好的学校。但是好学校就不一样了,一般好的院校,推免生的数量可能会占到***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甚至达到70-80%,它们更相信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推免生的数量,如果过多,报名可就要谨慎了。
05.复试分数线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我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帮你分析一下。每年我的学生也会问我这个问题,毕竟现在保研比例越来越高,考研反而越来越难。我觉得考研选学校,可以按照如下的思路进行:
(1)如果你想继续读博士:这又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你想在国内硕博连读,也就是读完硕士继续读博士,而且是跟着相同的导师,那么选导师务必要慎重!因为一个好的导师可能会在学术之路上提携你很多,而一个渣导师可能会将你的学术之路终结掉。这时候你的思路是先选好导师和学校,再选城市。而选导师尽量选择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有头衔的导师,而不是那种普通的导师。因为中国的学术圈是一个“圈子”,如果你的导师是圈内人,那么你自然也属于圈内人,反之进入圈子就很难。跟一个好导师毕业后,有了能力,全国各地都可以去,找工作的时候可以再选择你心仪的城市。在我看来名校毕业的学生,无关地理位置,到哪都能混得开。
②如果你不想硕博连读,想在国内读完硕士再出国读博士,那么建议你依然优先考虑学校,因为好的学校有更多的出国机会,国外的名校更加认可。
(2)如果你不想继续读博士:若学校层次相同,优先选择大城市的高校。
不想读博士,那么硕士导师就没有那么的重要,若不同城市之间学校层次差别很大,那么优先选择学校,其次选择城市,比如在西安的985和在苏州的211,那必然是先选择西安985,毕竟学校平台不同,社会认可度也不同;如果不同城市学校层次差别不大,那么优先选择大城市,比如西安985和北京985,那么优先去北京,毕竟毕业后留北京的话,人的视野会更开阔,就业机会多,而且周围的师兄师姐导师也是你的宝贵财富!
综上,在我心目中的优先顺序是:好的导师》好的学校》好的城市
因为具体的专业不一样,这个研究方向不一样,还有你将来定位不一样,这个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但是大致来说,我觉得首选是专业,毫无疑问包括你将来就业的时候,别人可能看的最多是首先是你的专业,而不是说你毕业于哪个城市的大学或者哪个学校的大学专业肯定是第一位的。然后其次是这个院校,然后先不和院校985院校呀,还有这个一流的名校呀,他肯定是有区别的。还有就是这个你选择这个专业在这个学校这个排名中的地位,他并不是说并不是说一定在非常好的大的城市的学校,它的专业排名一定靠前,这这个是不一定的。自裁才是你的选择的城市,因为你是考研,是学习的,你不一定定居在这个城市。不是对你的考研的影响比较小,因为你考研时我也学习你考上研究生之后,你并不是说你不用学习的,你大大部分时间你还是在学校,学校里要学习。要这个增强你的专业技能。毕业之后的就业,那肯定是城市会比较重要。
如果想压注的话,个人感觉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不错,创新实践性强,硬件设施不错,只是刚成立,名气赶不上名校,此外深大也可以,而深圳的大学城更是研究生高校聚集地,像清华,北大,哈工大的研究生院都在深圳大学城,你可以去了解下
我觉得吧,专业很重要,是不是211,985学校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
本人目前上市公司主管,但是我发现老大,经理总监***是一个大学的研究生,一个导师差两级,我去,有一个牛逼的师兄还是很重要,于是我们公司来了各种师弟师妹过来实习,参与过公司找人,要求就是,211.985的不论专业,[_a***_]拽过来再说,起薪和我上两年班的差不多
总结,学校大于专业,城市的话,其实我现在觉得一二线压力比较大,还是选择一个以后想上班想买房的地方
谢邀!
这个问题应该和我之前回答的一个问题一样,现摘过来,有则用之!
过来人,并且工作后有一些切身体会,希望能给考研学子提供一些帮助!
考研目标院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域、学校、个人成绩。
然后这几个不同人有不同的排序,不同的人认为重要程度不同,我只说自己认可的,以及经历后发现的哪个更重要。
首先,最重要的是地域,地域,地域。
重要的事情说5遍(哦,我说了3遍,补上)!地域,地域。
为什么地域最重要,你想想看,我们考研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将来一份好的工作,而你觉得你要报考的地域怎么样?给你一个直观的感受,你可以关注一些招聘单位,看他们在哪里招聘的人最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永远是招聘地点的热点!而且你在这样的地方待3年,学习是最划算的。你接受了新鲜的观念,你有了好的视野,格局慢慢变大,这个真的超级超级影响人,所以,地域,一定要选择一线城市!!!
地域之后就是学校了,学校很简单,地域里名头最大的那个,985/211依次排序,找到你适合的高校,当然我建议你可以适当报高点,蹦哒一下说不准就上去了。真的,你永远都不清楚自己的潜力是无穷的。
最不重要的是个人成绩,因为个人大学成绩参考价值不大,而且逆袭成功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达到了一个很大的比重,所以如果你大学成绩不好,不要害怕,你依然可以考研证明你自己。
该不该考研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但毫无疑问的是,考研后的自己的就业平台会好一些,但最后就业如何还是自己工作能力的大小有关。
1、如果你是医药类的普通一本,按照现在的情形,是必须要考研的。因为现在的医院招人的最低标准已经是研究生起步了。
2、进入大学,没有了老师和父母的督促,大家的学习肯定是有所下降的,对于那些不想学习或者把很多的精力投入了其他的方面(学生会,***)的人我建议就不要考研了,因为你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些人脉和工作经验,能找到一个好工作那又何必花时间再去考验呢。我们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工作。
3、还有一些现在还在迷茫不知道怎么抉择,对未来不知所措的,可以先选择考研,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而不是毕业后宅在家里。
总而言之,考研和工作都是好的选择,如果考研祝你考研成功,如果工作祝你一帆风顺。
追求进步,赞!
1:如果你想读研后就工作。
城市>学校>专业排名
原因:就业就是要学习积累应用经验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哪里能给你更多实战的机会,哪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实战包括:外部实习的机会,导师的项目。
我个人推荐,的985或者好的211,北京,上海首选!
2:如果读研还准备读博留校。
准备就分为择校择专业择复习方式。如果准备比较早,可以先不确定学校,或者先确定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让自己有干劲,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当然,如果比较晚了,为了考上研究生,那就确定学校,针对性复习了
如果想考研,得过英语关,如果有数学,也得早点学。英语的学习就是单词和真题,不断打磨和演练,研究出题和答案的规律,数学也是真题的举一反三,考研数学和高考数学的差别就是,考研数学更看重思想,通俗的讲,对原理的运用要熟练,这个可以慢慢的操练,不要急
对于专业课,那就要先要求高再要求松,先素质后应试,即刚开始复习专业课学习专业课时,要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姿态,不是为了死记知识,有意识的形成框架和系统化,到大家都冲刺的时候再去应试学习备考啊,并且有速度还有质量啊
以上是对考研复习的建议
至于纠结先复习还是先择校,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英语数学就可以先学啊,基础的专业课也可以先素质提升啊,学校可以慢慢筛选或者调整啊,但我的建议是,一开始选学校,不要太低的,哪怕后来调整的
考研是一个促成熟的事情,如果利用好了,考研的过程可能比你最终考研的结果要好的多。不信,就试试
如有更具体困扰,可继续探讨,祝好
1.理性使用报录比
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报录比的公布有好处也有坏处,正是由于报录比的数据,学生会更加理性的选择。但是它会造成大小年,***如某一年公布的报录比非常之高,比如1:500,这种以985名校较为常见。学生在报考时势必会望而却步,报考人数会减少。
网上的一些报录比多是培训机构自己统计出来的,如果在目标院校的***没找到报录比,一定要理性使用机构的数据,结合自身情况权衡一下所见到的报录比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是否要冒险。
2.热衷于北上广的院校
此处所说的“热衷“是指有些考生在院校选择时过于偏激,非北上广院校不选。作为我国发展的一线城市,北上广存在很多发展机遇,如果能够顺利被这些一线城市的院校录取,未来也打算在北上广发展,这样的规划并没有什么错。但是需要我们明确一点的是北上广院校的录取分数很高,即使是与其他省份相同城市的院校,录取分数仍然要高很多,所以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实力特别自信,建议不要这样报考。
招生人数,可在***找到。找到你即将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一般而言多为往年数据,但影响不大。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如招生人数在个位数,说明去年已经有很多人做了炮灰,容易出现神仙打架的情况,可考虑调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的一些科研院所不公布招生人数,此时要通过其他途径如找学长学姐了解。
推免生人数,这个数据一些学校同样也不会公布,需要找学长学姐了解,也可给校研招办打电话查询。搞清楚你要考的专业包括多少推免生,了解自己的竞争压力。如清华的少数专业推免生要占70%以上,如果不清楚这一状况就凭一时***毅然报考,势必会成为炮灰。
往年复试分数线(院线)。同样一些学校也是不公布的,这个数据有多重要想必不必多说,需要强调的是,除了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有自己的院线,一些非自主划线的学校也自己设定院线,这意味着即使你过了国家线但不一定能进入复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研究生选学校怎么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研究生选学校怎么选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haihh.com/post/1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