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生社交恐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大学生社交恐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格特征是产生社恐的最主要因素。社恐者,经常有不完善的性格基础,性格多有自卑、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易焦虑、易恐惧、苛求完美、过分自尊、敏感、固执、重视他人的评价、缺乏自信、有强迫倾向等。
不仅如此,大多数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社会经验、东方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社会信息的接收,然后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分叉,如果本身不爱与人交流、性格内向的人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自己也不注意心理调节,就容易降低自我价值感,越来越惧怕与人交往,出现回避行为,从而引发社交焦虑,严重的就会发展成为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最核心的原因是内心的自卑情结。社恐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完美、权威、超然的自我,这个形象用苛刻的“必须”来控制自己,当社交中稍有不完美,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贬低、谴责便油然而生。
我以前有严重的社恐,伴有严重口吃,内向到自闭,连“爸”“妈”都叫不出来,整天跟哑巴一样,几乎不出门,不跟人交流,经过多年的努力,才终于改变了自己。
作为过来人,我深有体会,严重社恐的人,并不是不想社交,而是不敢社交,逃避社交却并不心安理得,他们讨厌这样的自己,无法自拔。
缓解社恐的方法包括:首先,暴露脱敏,向来是最痛苦、最直接的方法,怕什么就去直面什么,像我自己就去做了销售、公开演讲。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每个社恐人,因为有的人就是根本无法面对。
那就慢慢尝试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学会毫无畏惧地看着别人,并且是专心的。昂首挺胸,快步走路,展现出自信的精神面貌。社交场合中,尝试走到人群中去,找一两个熟人先聊起了,由他们引导着融入进去,就算不是频繁参与讨论,也不要觉得尴尬,一点一点来。
另外,有的时候,社恐人的回避社交并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且由于知识领域狭窄,或者对当前所处的情况、情境知道得太少的缘故。
因此,把你因为退缩而空出来的时间利用起来,阅读书籍杂志,多看看新闻、社会热点,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在一些社交场合,有很多你了解的话题,你的表达欲望愈加强烈,慢慢你也会参与到讨论之中,融入进去。
这样,你的自信心就会逐渐树立起来,克服羞怯感,缓解社恐。
之前刷微博的时候刷过一个小短视频,是关于社交恐惧心理的,宁可窝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愿意踏出去一步,每次鼓足勇气要跟旁边的人说话,最后张张嘴却舒了一口气,最后还是沮丧的啥也没说,不敢与别人交流沟通,不敢与其他人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严重的不敢出门....
缓解的话一般来说如果是轻度的话,可以自我缓解,如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深吸口气,或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想自己轻松愉悦的事情,也可以先通过眼神或者其他手势沟通,慢慢的转换为打字,然后转换为语音,然后循序渐进的与人面对面交流,当然这个过程只有患有社交恐惧的人来说,才是最最艰难的。
如果是重度的话,建议找心理咨询师干预治疗~
后期小瑞会在职场UPS上给大家请心理咨询师的老师给大家讲一些个人成长系列或情绪管理系列的课程。最近一期的课程是于老师给大家讲的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入门课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haihh.com/post/19245.html